叔齐

    叔齐,叔齐(生卒年不详),子姓,墨胎氏,名致,字公达,商末孤竹国(今河北卢龙西)君第三子。孤竹君立叔齐为继承人。孤竹君死后,叔齐让位于伯夷。伯夷不受,兄弟相偕去周,投奔西伯(即周文王)。西伯死后,武王东进伐

    有若

    有若,有若(前508年或前518年—?),有氏,名若,字子有(一说字子若),世称“有子”,孔子弟子,孔门七十二贤之一,被尊为儒学圣贤。生年据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,比孔子小四十三岁,为前508年;而《孔子家

    樊须

    樊须,樊迟,即樊须,名须,字子迟。春秋末鲁国人(一说齐国人)。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,继承孔子兴办私学,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。唐赠“樊伯”,宋封“益都侯”,明称“先贤樊子”。其重

    李孝恭

    李孝恭,李孝恭(591年-640年),唐朝宗室、名将。西魏、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,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,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,唐高祖李渊的堂侄,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,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。武德元年(6

    司马耕

    司马耕,司马耕,一名犁,子姓,向氏,字子牛,向罗之子,司马桓魋之弟,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,华夏族,春秋时期宋国人。前481年,因桓魋专权,司马牛交出封邑,离开宋国到齐国。桓魋出奔齐国,司马牛又到吴国,赵简子、陈

    老子

    老子,老子,姓李名耳,字聃,一字或曰谥伯阳。华夏族,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(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)人,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。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、道家学派创始人,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

    公皙哀

    公皙哀,公皙哀(生卒年不详),姓公皙,名哀,字季次,又字季沈。汉族,春秋末年齐国人。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。

    冉耕

    冉耕,冉耕(约前544年—?),姬姓,冉氏,名耕,字伯牛,鲁国郓城(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)人,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。春秋末期学者。孔子弟子之一,成为孔门四科“德行”代表人物之一,名列“孔门十哲”。

    南宫适

    南宫适,南宫适(kuÒ),字子容,亦称南宫括、南容,春秋末年鲁国人,既是孔子的学生,又是孔子的侄婿。唐开元二十七年(739年),被封为“郯伯”。宋朝大中祥符二年(公元1009年)加封为“龚丘侯”

    柳下惠

    柳下惠,柳下惠(公元前720年—公元前621年),姬姓,展氏,名获,字季禽(展氏族谱记载),又有字子禽一说,鲁国柳下邑(今属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西柳)人。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鲁国大夫展无骇之子。曾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