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诵
古诗
作者
古籍
1 / 1页
朝代:
不限
先秦
两汉
魏晋
南北朝
隋朝
唐朝
宋朝
金朝
元朝
明朝
清朝
近代
搜索
"风俗"
的结果
沉醉东风·七夕
元朝
:
卢挚
银烛冷秋光画屏,碧天晴夜静闲亭。蛛丝度绣针,龙麝焚金鼎。庆人间七夕佳令。卧看牵牛织女星,月转过梧桐树影。
七夕
风俗
七夕穿针
南北朝
:
柳恽
代马秋不归,缁纨无复绪。迎寒理衣缝,映月抽纤缕。的皪愁睇光,连娟思眉聚。清露下罗衣,秋风吹玉柱。流阴稍已多,馀光亦难取。
七夕
风俗
写人
和韵詗徐径坂
宋朝
:
赵汝腾
圣断锄奸不大声,传闻侧席迟幽人。人今天民之先觉,幡然风俗还振振。
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
清朝
:
查慎行
巢居风俗故依然,石穴高当万木颠。几地流移还有伴,旧时井灶断无烟。余生兵革逃难稳,绝塞田畴瘠可怜。为报长官宽赋敛,猕猿家息久如悬。
已亥杂诗 150
清朝
:
龚自珍
里门风俗尚敦庞,年少争为齿德降。桑梓温恭名教始,天涯何处不家江。
乐城岁日赠孟浩然(一作王维诗)
唐朝
:
张子容
土地穷瓯越,风光肇建寅。插桃销瘴疠,移竹近阶墀。半是吴风俗,仍为楚岁时。更逢习凿齿,言在汉川湄。
襄阳咏史 其四十五 弄珠滩
金朝
:
李俊民
江沙一日蚌胎虚,游女争誇掌上珠。美化不将风俗禁,他年恐作媚川都。
送颍阳史正之之邓州
金朝
:
李俊民
风俗相邻鴃舌蛮,杖藜南去早宜还。年今已近强而仕,捷径休离少室山。
唐臣满月洗儿索诗故赋
金朝
:
李俊民
幽径疏篱竹外村,淡烟斜日水边城。地形占斗辨南北,风俗以人分重轻。坐上有山围似画,樽中得酒论如兵。青春将种多才调,拂袖林泉恐不情。
杨尚书宫直雪诗拟应制作某时在假闻而和之二首
金朝
:
赵秉文
霰雪霏霏点玉英,玉堂铃索峭寒生。也应天上多珂叶,无赖人间有化城。兔苑因而贤者乐,羊羔加以圣之清。吾曹安预筹边事,且及新年贺太平。黄昏陡觉峭寒生,漏涩铜壶第几更。未放六花齐苑树,先留半月抹宫城。一陶风俗
首页
上一页
2
3
4
下一页
末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