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 / 1页
- 朝代:
搜索 "感时" 的结果
-
乾隆癸丑中秋,陈榕溪夫子自三河遣人走京师,招湘读书官舍,且命即日束装,趁节赏月,盖下车之第七日也。距今夕乃五年矣。夫子俸满不迁,湘复留滞都门,偃蹇如故。极思来会此节,一话万端,以病新起不果。对月孤吟,惆怅无极,时嘉庆三年戊午八月十五夜
清朝: 宋湘
忆客三河县,今宵忽五年。感时瓜已熟,纪事月频圆。后会知何地,相违况眼前。平生一师弟,欲语转茫然。宦辙还如此,羁踪那复论。冯唐垂白首,芳草漫王孙。一病连三月,孤斟冗半蹲。遥知对良夜,感旧亦声吞。 -
流河驿农家林亭颇得幽趣,来时曾舣舟散步,归舟复经其地,溪柳摇落、秋风送凉,感时纪行、复题二绝
清朝: 斌良
林阴层构矗飞甍,概栗曾拖步晚晴。瞥眼鹅黄染疏柳,湿花依旧水风声。瓜庐掩映带坡陀,燕燕差池尾掠波。稻刈葵烹场圃净,柴门云水较前多。 -
和王一樵九日书怀诗韵四首
清朝: 刘天谊
意气殊高百尺楼,如何未遂广寒游。局拳阆苑梯云手,感慨龙山落帽秋。空抱壮怀篱下过,权将佳节醉中酬。可怜更有伤弓雁,折翅惊号芦荻洲。采菊东篱足繁思,能花偏待岁寒知。夭桃艳李空谐俗,晚节秋香自感时。纵使新机